四川国际博览集团

西博会

(86)28-63909090

博览集团:推进“文旅+会展”融合发展 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

发布时间:2025-08-13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着力重点、凝聚奋进力量,对四川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属会展国企,博览集团将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服务我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积极探索“文旅+会展”融合发展新模式,以会展业促进我省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会展”融合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文旅+会展”融合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引擎。会展业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为文旅产业带来了丰富的客源与传播契机。文旅产业则为会展活动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休闲体验元素,二者相互赋能,协同共进。


“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观光、休闲,而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个性化需求。会展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边界,从单纯的商务交流向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延伸,已有越来越多的经贸会展活动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这种融合为会展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丰富了旅游产品,两者相互借力,通过联合推广、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期举办文化节庆、打造文化主题展览等,凉山的“火把节”、自贡的国际恐龙灯会、广元的“女儿节”等,在节庆会展搭台、经济唱戏的同时,也成为吸引省内外游客新的重要景点。未来,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将更加深度融合,更加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市场广阔


近年来,会展客群在满足商务交流需求的同时,对文化旅游需求强烈,形成会展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方面游客可以通过参与文化节庆、参加商务会议、参观文化展览等活动,深入了解目的地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商务人士在参加会展活动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氛围,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大型国际会展(会议)的举办带动城市能级和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也带动了其向文化旅游领域的延伸。2025年5月,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办期间,约70万人次客流为成都酒店、餐饮、景区带来明显的收入增长。2025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场被誉为“中国食品酒类行业风向标”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600余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超50万人次,刷新了行业纪录。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兴趣日益浓厚,旅游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为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文旅+会展”产业融合的内涵丰富


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的内涵在于将文化元素与会展活动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这种融合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还包括现代文化创意、科技展示等元素。在会展活动中,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会展活动更具吸引力,能够满足游客和商务人士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具体来说,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是融合的核心,通过挖掘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会展活动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其次,产业融合强调产业链的协同,将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相关环节紧密连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第三,融合注重创新,通过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总之,文化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的内涵丰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博览集团推进“文旅+会展”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博览集团以高质量展会活动为抓手,围绕服务我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积极探索“文旅+会展”发展新模式,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努力形成“以会促文、以展兴旅”良好局面。


01

以展会平台赋能文旅推广


近年来,博览集团依托主承办的西博会、农博会、熊猫消费节等会展平台和各类对外开放活动,通过展览展示、宣传推广、对接洽谈等多种方式,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四川风采,有效提升四川优质旅游目的地和文旅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助力拓展海内外市场。市场化运作了大三线建设主题舞台情景话剧《转转花开》、2024年武侯祠大庙会开庙仪式、宽窄巷子乐山展示窗口“in巷乐山”项目等文旅产业品牌。积累了“文旅+会展”融合发展的丰富经验,为持续着力推进“文旅+会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着力办好文旅类展会活动


四川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旅+会展”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博览集团充分发挥省属国有会展企业的品牌优势、业务优势、资源优势、客群优势和平台优势,自2020年以来圆满统筹执行了在乐山、阿坝、南充、宜宾、雅安举行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同时,2022年,四川旅博会以博览集团所属嘉州会展集团为申报主体成功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标志着旅博会已经获得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展览业组织认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圆满策划执行在德阳市举办的第三届四川文创大会,在展会规模、档次、质量、效益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是“文旅+会展”的一次成功实践。


03

以展会资源为文旅引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总书记的论断,在西博会的举办历程中得到有力印证。西博会期间,海内外嘉宾客商云集蓉城,并在成都及周边名胜参观旅游。成都市人流显著攀升,住宿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四川省及成都市的网络人气同步跃升。西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对外开放大格局的同时,也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每届西博会都是群众参观购物、体验消费的盛会。围绕助力消费提质升级,西博会上精心策划组织的四川老博会、西博嗨购节、美食汇等活动,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


推进“文旅+会展”进一步融合发展的

工作思考


文旅与会展同属现代服务业,二者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互动关系。会展业是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旅业是会展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们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四川是文旅资源大省,成都是中国会展名城,推进文旅业和会展业互动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旅+会展”融合发展,必将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取得新成就。


立足优势资源

构建“文旅+会展”产业生态圈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良好的会展基础,构建“文旅+会展”产业生态圈条件充分,大有可为。一是精心策划四川文旅品牌展会,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培育举办四川文博会,通过展会带动文旅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以会促文、以展兴旅”的良好局面。二是招引更多会、展、节、赛、演活动落地四川,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赛事活动,如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影视节等,推广“跟着演艺(影视、赛事)去旅行”模式,带动文旅消费增长。三是推动文旅与会展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如与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行业深度融合,打造“文旅+会展”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升整体效益。


加强对接合作打造“一站式”服务链


加强展会客群服务与文旅服务互联互通,推进参展观展体验与在川文旅体验无缝衔接。一是推动线上展会服务与文旅平台对接,实现展会服务系统与城市智慧文旅平台互联互通,为参展参会人员提供“一键预约”“一码通行”等便捷服务,优化提升游客在川期间的交通、导览、票务等体验。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与运营体系。加强会展产业及区域交通、物流、餐饮、旅游、购物等配套建设,提升“会展+文旅”服务质量,确保“展会赛、吃住行、游购娱”的通达性和快捷性,加强特色文化商圈建设,在展馆周围实现四川特色文旅路线与产品的展示,方便外地展商和旅客到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游览。三是加强与头部社交媒体、线上文旅服务平台等合作,提供从展场到景区的宣传推介、行程定制等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为文旅目的地引流。


强化科技赋能

塑造智慧文旅会展新模式


科技是推动“文旅+会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开发应用会展新场景、新模式,塑造智慧文旅会展新模式。一是建设“博览会展通”数字会展平台,打通吃住行游购娱线上推广服务渠道,畅通文旅消费多元供给。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文旅市场动态和游客需求,为展会策划、文旅产品供给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三是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文旅会展中的应用,打造虚拟展厅、虚拟旅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展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四川文旅的魅力,增强文旅会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返回列表